對此,一些專家分析了這一波降稅政策可能的落實路徑:

1.熱門日用品進口關稅可能降至5%~10%

哪些國外日用消費品有望被率先納入“降低進口關稅試點范圍”呢?

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副主任趙萍告訴早報記者,首批進行試點的日用消費品可能包括化妝品、服裝、鞋帽和箱包等,價格不會太貴的產品,“入門級奢侈品也可能,相當于國外中等收入階層的購買力。”

哪些地區可能率先受益?趙萍的判斷是,率先試點降關稅的地區可能是四大自貿區,或者是新批復的杭州跨境電商試驗區等開放最前沿的區域,“商品從這些區域出來后或許實行較低的稅率。”

關稅能下降多大幅度?趙萍認為,這類熱銷進口消費品的關稅可能會被下調至5%~10%。

目前,中國對不同國家出口商品征收的關稅稅率大概分為三類。一是跟中國簽署雙邊自貿協定的國家,比如瑞士、新西蘭等,這類國家向中國出口的九成商品都會 逐步實現零關稅;二是WTO成員,均可享受最惠國待遇;三是和中國既未簽署雙邊自貿協定又非WTO成員的國家,那就征收普通稅率。以電飯鍋為例,最惠國關 稅稅率為15%,非WTO成員繳納的普通關稅稅率則高達130%。

2.專家稱化妝品消費稅可能從30%降至0

即將調整的不止進口關稅,還有針對服飾、化妝品等大眾消費品的消費稅。消費稅是一種間接稅,包含在商品價格里。調低某種商品的消費稅,往往可以直接鼓勵這類商品的消費。

業內人士普遍認為,在當前背景下,所謂“調整消費稅稅率”,自然是調降的概率更大。

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牛犁甚至認為:“現在的做法是降低國內的消費稅,甚至部分普通老百姓(57.80, 2.06, 3.70%)(603883,股吧)都要用的(商品),盡可能零稅率都是可以的。”比如化妝品,目前在中國生產和進口的化妝品,要征收30%的消費稅,這 使得化妝品價格總體偏高,也是一些海淘族樂于到日韓采購化妝品的原因。

3.有望允許更多口岸開設進境免稅店

增設和恢復口岸進境免稅店,針對的則是從境外回國的旅客。“這個進境免稅店主要是讓游客在國內消費,而不是在境外消費。”趙萍說。

國務院的最新要求是,增設和恢復口岸進境免稅店,合理擴大免稅品種,增加一定數量的免稅購物額等。

中國的進境口岸免稅店很少,集中在北京、上海、昆明、海口、廈門等少數幾個城市。這類免稅店的服務對象,是從海外旅游歸來的普通公民;銷售的商品以高檔化妝品、煙酒、奢侈品為主,有購物金額限制。

目前,市區免稅店的免稅購物限額是2000元,機場免稅店的限額是5000元。未來這些額度都有望被上調。

4.支持跨境電商,清理不合理收費

國務院常務會議還提到,要進一步推進境外旅客購物通關和退稅便利化,嚴格落實進境物品依法主動申報納稅要求。制定支持跨境電商進口的檢驗檢疫政策,清理進口環節不合理收費。

前半部分是針對境外旅客購物的便利化舉措,后半部分則是為了支持中國的跨境電商發展。

“這些政策都特別好,全部是我們自身感覺到的痛點。”蜜芽寶貝CEO劉楠告訴早報記者,目前對跨境電商各個口岸標準不一,是適用一般貿易還是其他的,相關政策有待穩定。

至于不合理收費環節,劉楠認為,從一般貿易轉到跨境電商后,一些費用需要改革。以改單費為例,一般貿易的到貨數量會很精準,不會有差別,但跨境電商由于是零售形式,經常數量會有差別,“一單一般貿易的改單費是上千元,但跨境電商會經常改單,費用要不要降下來?”